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谷真研[1,2]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哈尔滨150080 [2]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哈尔滨150080
出 处:《学术交流》2017年第3期59-64,共6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哲学史学史”(09BZX032);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面上项目“缪凤林教育思想研究--兼论其对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12532255)
摘 要: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缪凤林是"学衡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四书》人生观的研究建立在反思西方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缺失的基础上。他通过系统梳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的人生观思想,认为《四书》所启示的人生观是"健全之完成主义",即"先求个己之完成,因以完成个己者,完成人人,完成物界"。这种"健全之完成主义"以个人主义为起点,以人道主义为归宿,可以补救两派思想的弊端。缪凤林还探讨了《四书》中的自反和自得问题,认为自反即自我反省、自我省察,是实现由个人到物界完成的重要路径,而自得指不屈从环境、不惧怕挫折、为实现道义百折不挠,是实现由个人到物界完成的重要境界。研究缪凤林有关《四书》人生观的思想不仅有助于了解他的学术贡献,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认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