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分”能解决人类社会的“乱”吗?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文泉[1] 

机构地区:[1]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马来西亚八打灵46200

出  处:《邯郸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28-33,共6页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摘  要:荀子的"礼"学是起于"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的原因,其手段为——"分"学,其目的则为——"群"学,则旨在对此一学说的客观有效性作一评析。按荀子的"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是礼之所起也"的发生学来看,暗示社会秩序是起于资源配置的结果,其"乱"则为"人生而有欲……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所致。针对这个"分"的原理假设,指出(一)荀子以为"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而必须"分",才能避免"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的乱局,还存在着一些变数,不尽为实;(二)在19世纪以来的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趋势下,"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的"物不能澹"的资源稀缺也可能不是当下人们所面对的全部问题;(三)荀学将人类社会的"乱"归诸于资源稀缺的终极原因,使其理论或不免有——"资源决定论"的偏执导向而有失真之虞。

关 键 词:荀子 礼学  资源稀缺 等级配置 

分 类 号:B22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