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泉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拉曼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儒学荀子荀学分野孔子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儒学评论》《法音》《电影文学》《邯郸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仕”之梦在南洋的延续——从“取仕”之道考察东南亚孔庙学堂运动的实质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钟善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涵育新时代乡风文明研究”(24YJC71007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强省研究项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中华优良家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2025JYQS1313)。
庙学制在东南亚的传播主要体现在1901-1912年的东南亚孔庙学堂运动。南洋士人阶层的兴起尤其是左秉隆、黄遵宪、吴寿珍及邱菽园等人通过会贤社、图南社、丽泽社、乐善社等文社对士人阶层的凝聚及交流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东南亚孔庙...
关键词:孔庙学堂运动 士阶层 捐纳 “仕”之梦 中国古代庙学制 东南亚 
认知、情感与交际建构:跨文化同理心视域下的电影转译研究
《电影文学》2025年第5期33-37,共5页周虹莉 郑文泉 
电影以其独有的叙事技巧、文化参照和情感深度,被誉为同理心的高效传播载体。它能够在人类共通的人性基础上引发深层次的情感共鸣。电影翻译不仅承担着语言转码的任务,更是跨文化交流的纽带,其核心宗旨在于传递电影中的文化意涵与情感...
关键词:电影翻译 认知同理心 情感同理心 交际同理心 翻译策略 
东南亚闽南语朱子学的现代终结
《国际汉学》2021年第2期118-127,204,共11页 
本文旨在对东南亚有史可征的1690—2006年间的闽南语朱子学,做一学术史的梳理与评析。从东南亚早期书院史来看,闽南语朱子学的传入,应该是中国闽南本土朱子学书院南迁和移植的结果。东南亚以闽南语讲习、传播朱子《四书集注》的传统到了...
关键词:东南亚 闽南语 朱子学 《四书集注》 黄立志 
孔孟思想在现代马来西亚影响的分野
《儒学评论》2019年第1期149-166,共18页郑文泉 
本文旨在从儒家诸子的角度,重新爬梳现代马来西亚儒学的学理统绪,探析孔、孟思想在现代马来西亚儒学史、子思想的影响与分别。从事实面来看,孔、孟思想在现代马来西亚的影响都有迹可循,前者如史部政书类的李绍茂(1915~1989),子部儒家类...
关键词:孔子 孟子 儒学 马来西亚 
汉传佛教与马来班顿
《法音》2019年第9期57-64,共8页郑文泉 
汉传佛教存有马来世界7到11世纪的佛逝王朝佛教译本,对今日马来班顿文体的溯源研究或有裨益,值得引介。班顿(pantun)是远在伊斯兰教文明传入之前即已形成的马来古典诗体之一,历来对它的起源问题碍于文献不足征而未能有所定论,但相关词...
关键词:汉传佛教 梵语借词 佛教文献 伊斯兰教 起源问题 历史成因 诗体 文体 
六祖惠能禅学对王阳明心学的影响被引量:1
《法音》2019年第7期31-32,33-35,共5页贾仕厚 郑文泉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638-713)的禅学思想,在传承印度佛教核心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契合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特质的革新与发展,创立了最具代表性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中国佛教宗派——禅宗,同时大大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其革新之处,...
关键词:六祖惠能 禅学思想 王阳明心学 佛教中国化 印度佛教 文化特质 佛教宗派 后世影响 
国际学术视野下荀学“人论”之发展潜能被引量:1
《邯郸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20-26,共7页郑文泉 
中国荀子之学的体制化、组织化发展自1990年以来方兴未艾,旨在对其与国际学术之接轨略尽探路之功。按时下荀子研究与国际学术之接轨办法,首先就在从片面的荀子"性"论翻转出来,回到其"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的整体"人"论立场,其次是正视...
关键词:荀子 荀学 人论 圣人 国际学术 
荀子的“分”能解决人类社会的“乱”吗?
《邯郸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28-33,共6页郑文泉 
荀子的"礼"学是起于"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的原因,其手段为——"分"学,其目的则为——"群"学,则旨在对此一学说的客观有效性作一评析。按荀子的"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是礼之所起也"的发生学来看,暗示社会秩序是起于资源配置的...
关键词:荀子 礼学  资源稀缺 等级配置 
荀学与人权——当代儒教以联合国为“王朝礼”体系下的荀学发展
《邯郸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58-62,共5页郑文泉 
从儒教(或儒家文化)的传播事实来看,它在当今世界已发展为一以联合国为其"王朝礼"的世界体系,下隶各国官方之"邦国礼"、"学礼"及民间之"乡礼"和"家礼"的新"五礼"框架。作为探索,文章仅对荀学与联合国层次的"王朝礼"作一学理对谈,以为前...
关键词:荀学 五礼 王朝礼 联合国 人性 人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