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更应用好学生的求异心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焦丽丽[1] 

机构地区:[1]山东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年第4期122-122,共1页

摘  要:求异心理人皆有之,是其生命丰富性、自主性、创造性产生的"机杼"。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照这种求异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意识转嫁到对文本的学习上来,使其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丰富性、自主性、创造性,从不同角度赏析文本,看到文本之中反射出来的"七色光",进而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当然,学生犹如"未开之刃",还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引导。

关 键 词:初中语文教学 求异心理 好学生 语文课堂 应用 心理特点 课堂氛围 丰富性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