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不当音译引发的辨析与音译禁忌思考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卫斌[1] 

机构地区:[1]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116

出  处:《上海翻译》2017年第4期56-61,共6页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  金:福州大学社科基金项目(14SKF21)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时下中国不当音译现象令人担忧。本文作者关注到英语"peer-to-peer"的缩写形式P2P被音译成"匹凸匹",甚至被一家中国上市公司用作公司字号。有鉴于此,本文作者对当下中国日趋普遍的不恰当音译现象展开如下讨论:1.回顾音译理论,特别是玄奘的"五不翻"和巴尔胡达罗夫的音译和形译之论,尝试厘清零翻译、省译、移译、形译、音译等诸概念;2.借用形式主义理论"奇特化"手法来解读当下音译现象,并在前人音译理论基础上尝试总结归纳翻译规范范畴内的音译禁忌;3.认同应该以开放辩证的姿态去探索研究翻译禁忌这一客观现象,认清它既永恒存在而又动态变化的本质。

关 键 词:音译 形译 零翻译 奇特化 音译禁忌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