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作为音乐艺术的审美原则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明[1] 

机构地区:[1]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人民音乐》2017年第8期62-64,共3页People’s Music

基  金:作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审美与生存--孔子美学思想的双重建构"(项目编号:11FZW048);山东省博士后创新资助项目"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美学精神及其当代意义"(项目编号:201403012);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儒家礼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研究"(项目编号:KZXT01ZD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汉代的经学家孔安国解释说:“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朱熹注曰:“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

关 键 词:《关雎》 哀而不伤 审美原则 音乐艺术 孔安国 经学家 

分 类 号:J60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