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语言的文学性——以《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啸[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出  处:《中学教学参考》2017年第22期70-71,共2页Reference f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摘  要:教学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加强历史教学语言的文学性,可从标题语言、导入语言、评价语言三方面着手,以切实推动历史教学从机械地传授知识向注重理性和情感蜕变,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关 键 词:历史教学语言 文学性 历史理解 

分 类 号:G633.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