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莹[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 处:《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7年第9期22-24,共3页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摘 要:小学生对于回答课堂提问有热情,但这种热情如果不加以引导,会出现学生为取悦教师而制造"虚假反馈"的现象。学生通过争抢发言机会,向教师发出"已经掌握"的信号,但"胸无成竹"、"多方借鉴"以及"随波逐流"现象却揭示出这种课堂表现只是一种"虚假繁荣"。这是源于教学评价中的互动频率导向忽视互动质量、教师缺乏对课程内容的再组织能力以及小学生取悦教师的心理特点。因此,本文尝试提出从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的空白与沉默、运用实践智慧甄别学生反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向教师提供真实的反馈信息。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