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忠伦理的多层意蕴——以《论语》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孔祥安[1] 

机构地区:[1]中国孔子研究院学术研究部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67-74,共8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  金:2015年山东省社会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中国传统‘忠’伦理与现代忠诚观念建构研究"(项目号15BWHJ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孔子忠伦理有教人忠、修身忠、与人忠、忠于职守、爱国(事君)以忠、忠恕为仁等多层意蕴,是人们应该遵循的一种伦理美德。孔子提倡"以道事君"、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反对臣无人格原则地讨好、侍从、顺从君。孔子把"忠"纳入其"仁学"体系,将忠恕作为为"仁之方"并予以一以贯之,指明了做人和待人的一种方式、求仁和为仁的基本途径,贯通了"下学而上达""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自觉的道德修为境界。忠恕之道作为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伦理准则,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孔子 忠伦理 意蕴 忠恕 仁之方 

分 类 号:B2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