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朝仁[1]
出 处:《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第10期31-34,共4页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基 金: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初中数学实验常态化实施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B-a/2016/02/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行为的真正发生,需要通过表象加工来实现。基于"表象加工"的课堂,表象是对感知觉的重组和加工,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初中数学"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认为,课堂教学中的直观行为是表象得以缓存的心理前提,概括行为是表象得以保持的心理基础,同化行为是表象得以提取的心理条件,顺应行为是表象得以迁移的心理逻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