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洋洋
机构地区:[1]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710069
出 处:《华夏文化》2017年第3期9-11,共3页Chinese Culture
摘 要:纵观《荀子》一书,引用《诗》《书》等文献的频次很高,其中一些篇目又兼记录孔子、曾子以及诸门人弟子之语,为后世研究儒家经典和早期人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些在学界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可供参考。然而,其中又有一类引作“传曰”的文献,其来源和性质都不甚明了,在《荀子》书中这类引文多达二十条(有两条引文在不同篇目中重复出现,故实际引文数量为十八条),分布在《修身》《不苟》等十五篇文字之中。在思想内容方面涉及区分君子小人之人格,反对察辩和阐述治道等多方面的论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