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莹[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78-82,共5页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劝学思想形成,荀子从其哲学观点"性恶论"出发,强调后天学习以达到"伪"的重要性。清代末期,清朝统治出现危机,面对内部的暴动以及西方列强的入侵,张之洞的《劝学篇》强调"中体西用",在维护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体制以图强;同时期的黄云鹄的《劝学说》则从当时只为追求富且贵而学习的不良社会风气出发,提出"学非为利始"的劝学观点。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不同作者的"劝学"文章,对揭示劝学思想的深广内涵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