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非对话”语言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淑琼[1] 贾志国[2] 

机构地区:[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17 [2]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0

出  处:《教师博览(下旬刊)》2018年第1期4-7,共4页

摘  要:对话是幼儿园新型师幼关系的重要特质。当前幼儿园教师“非对话”语言问题突出:儿童话语权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尊重,教师忽视自身话语、表情、手势、姿态等语言隐含的专制形态,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行动踟蹰不前,教师话语评判的随意性、功利性、算计化。在对造成此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幼儿园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实现“非对话”语言转变:以平等、尊重的对话态度与幼儿进行情感、知识、行为、感受等方面的双向互动;注重语言的人性化、规范性、艺术化以及多种语言形式的并用;积极尝试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策略,彰显言行一致的实践能力;坚持机智的、复杂的、审慎的反思性评价与幼儿进行对话等。

关 键 词:保罗·费莱雷 对话理论 幼儿园 师幼关系 教育策略 

分 类 号:G615[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