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北京100038
出 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83-89,共7页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基 金:2013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首都青少年犯罪心理特征分析"(课题编号:13FXB013)的研究成果
摘 要:道德观念是指导个体行为的准则,违法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及其再教育问题值得关注。采用道德品质词汇库和道德品质词汇重要性选择问卷,对三组青少年进行调查,三组青少年所认同的排名前三的道德品质均为孝顺、尊重他人和守信,而排名四到八位的道德品质却表现出组别差异;排名靠后的四种道德品质也表现出类似组别差异。其中违法青少年更强调人际关系层面的道德品质,普通青少年则更强调个人修为。由此可见,对违法青少年进行再教育,可充分利用其高度认同的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理性人际观,提升个人修为水平,促进其社会再适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