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海峰
机构地区:[1]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 处:《校园英语》2018年第11期235-236,共2页English On Campus
基 金:大庆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阐释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本土化研究》,编号:15RW07
摘 要: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的灵魂.纵观整个古典诗歌的发展史,其精美的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一抹浓重的色彩.古典诗歌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诗歌翻译在现阶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走向国际社会,广为流传.传统古典诗歌翻译遵循原文为中心的原则,翻译者过分追求与原诗的对等性,却失去了诗歌原来的韵味,忽视了对原诗多元化阐释及翻译者的主体地位.本文立足于阐释学视角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首先对译者的主体性展开研究,其次在阐释学视角下对英译中的视界融合做出分析,以便探讨诗歌翻译过程中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和视界融合现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