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事在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Making method of digital stories to apply to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teach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陆俊捷 侯瑜超 赵英侠 姚云 Lu Junjie;Hou Yuehao;Zhao Yingxia;Yao Yun(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上海201203

出  处:《解剖学杂志》2018年第3期342-34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基  金:上海市教委青年骨干教师激励计划(A2-P20202004);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资助项目"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J50301)

摘  要:数字故事的最初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颖的载体,走进了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视线中,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因其便捷、形象、活泼、感染力强等特点,在丰富课堂教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基础医学的主干学科之一,与临床医学以及生命科学均有着密切联系。因其涵盖的教学内容较多,对于低年级大学生而言,繁多的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程的难度,降低了课程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一定影响。通过知网、维普等期刊数据库的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尚未见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堂应用数字故事的研究。就其他医学课程领域而言,苏中昊等曾将数字故事与传统讲授结合在温病学教学中,借助故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新的学习经验间产生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对理论反思的能力。本教学团队进行了初步教学实践,希望将带有一定趣味性和思想性的数字故事应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课堂教学,将课程的相关内容与数字故事生动形象的特点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丰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条有效策略,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加其学习主动性。

关 键 词:课堂教学模式 期刊数据库 胚胎学 组织学 医学课程 学习兴趣 生动形象 大学生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