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癫痫杂志》2018年第3期224-228,共5页Journal of Epilepsy
摘 要:线粒体病是指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或核DNA(nuclear DNA,n DNA)缺陷引起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的一组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其中癫痫发作是线粒体病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线粒体病中癫痫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迄今为止广为接受的机制包括离子机制、神经递质机制、氧化应激损伤和能量机制等;反之,癫痫反复发作可加重线粒体损伤,形成线粒体病-癫痫发作之间的恶性循环。在线粒体病中,不同的癫痫发作类型均有可能发生,甚至可能是各种癫痫发作类型的组合。线粒体病患者的脑电图多数可出现异常,表现为背景节律慢化或癫痫样放电。现文章旨在结合文献分析常见线粒体病中癫痫发作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并探讨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以深入理解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线粒体病的癫痫发作特性,为临床诊治伴癫痫发作的线粒体病提供更好的方向。
分 类 号:R742.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