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维武[1,2]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0-22,共13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儒学形态与功能的近百年变化与未来展望"(项目号:09&ZD06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康有为、谭嗣同所建构的具有近代特征的哲学本体论,由于未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哲学与科学相杂糅的思维定势,成为一种传统哲学本体论与近代科学宇宙论的混合物,导致了新形态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困境。与他们同时代的严复,引入西方近代经验主义传统和现代实证主义原则,解构传统哲学本体论,建构新的科学宇宙论,走出了这一困境,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展,成为中国哲学本体论古今之变的关节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