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隐性衔接初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莹[1] 李健宁[1] 

机构地区:[1]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湖南韶山411301

出  处:《文化学刊》2018年第9期83-86,共4页Culture Journal

摘  要: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提出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之概念,并对衔接手段进行了系统研究,标志着衔接理论得以正式确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虽然从表面上看缺乏韩礼德和哈桑所提及的形式衔接手段,但诗人在诗词创作时通过使用视角转换、时空切换和情景再现等隐性的衔接方式,在语篇的组篇模式和叙事技巧上进行巧妙设置,能使读者阅读时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衔接纽带,使诗词语篇的组篇结构紧密相扣,因而有效地促进了诗词语篇连贯性的建立。

关 键 词:语篇 《沁园春·长沙》 隐性衔接 

分 类 号:H315[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