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英杰[1]
机构地区:[1]四川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11期38-43,共6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BIA170240)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内在精神生活的需要和吁求,教育需要继承和发扬它的育心本质和功能。所谓育心,即是引领个体从事内在的精神建设,也即是立心。审视教育实践,新时代之教育亟须立三"心",即仁心、匠心和公心。仁心对应的是人事,彰显的是人之本真精神;匠心对应的是物事,彰显的是工匠精神;公心则对应人事、物事之秩序,彰显的是公正平等之精神。至于三心之关系,则以仁心为本,匠心和公心皆生于仁心,仁心化于匠心和公心之中。教育之三心相互统一于个体之生命实践过程,经由推及思维和境界思维,三心和合进阶于世界之心,从而达至心育为世界立(安)心的教育之境。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