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毛振华[1]
机构地区:[1]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杭州310012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2期4-6,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春秋时期,各国君卿应对酬酢每每赋诗以见其志。赋诗断章是当时主要的用诗方法,也即是断取古人已有之诗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赋诗者不仅具备深厚的《诗》学修养,又有具体摹拟《诗》的实践,从时人讽诵旧章的意义上说,赋诗承载着强烈的崇古意识。赋诗与仪式文化的密切关联性限定了赋诗者创作的空间和自由,但赋诗断章在"不学诗,无以言"的时代达到了对古诗摹拟的蒙昧状态,他们大胆学习和摹拟《诗》的精神激励着后世的拟古创作,对后世拟古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