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骅[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出 处:《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第2期71-78,共8页Fudan Forum on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摘 要:历来有关叶芝的代表诗作《丽达与天鹅》修订情况的研究大多只专注于阐发丽达与天鹅之间关系所象征的心理、社会、历史等层面的深刻寓意,却未能解释这一关系本身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得以实现,并通过读者的认知机制得以感知的。本文以该诗三稿的第一诗节为例,运用兰盖克认知语法的动态分析方法,根据定冠词、代词先行关系、物主结构等参照点关系来剖析和比较历次修改内容及其效果,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对丽达与天鹅的关系认识的变化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五个主要译本是否体现了诗人创作的精神,从而为把认知语法应用于诗歌文体分析作出尝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