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庆亮
机构地区:[1]特约记者
出 处:《山东教育》2002年第28期9-10,共2页
摘 要:初夏时节,潍坊市奎文区东北隅,盛开如玉的栀子花,洋溢着浓郁的芬芳。闻香下车,步入洁净的东园小学,另一股更加浓烈的馨香扑鼻而至。这是一种书香,浮躁于现代喧嚣中的人们所久违了的书香。 校园本来就是读书之处,“书香校园”还有什么新奇么?东园小学的“书香”,并非仅仅指学生们的琅琅书声,更有老师们教书之余的潜心读书,读书之后的付诸实践,实践之后的累累硕果。这种“书香”,熏染着校园的草木,浸润着师生的心田,使人如入芝兰之室。 用王敏校长的话说,这叫“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滋养心灵”。这句话,就醒目地展示在校园正中最显眼的墙壁上,无声地感召勉励着每一个人。 东园小学是一所街办农村小学,生源、师资、办学条件可想而知。学生,均为附近村民和外地来潍打工人员的子女;教师,2/5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其他或由外县农村小学调来,或由艺校、体校分配而来,少数师专毕业生也并不熟悉小学教育;办学设施,也就是这类小学所可能具备的那种条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5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