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玉宏
机构地区:[1]<河南社会科学>杂志社,河南郑州450002
出 处:《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63-67,共5页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摘 要:从理论的逻辑起点到逻辑终点的纵深阶构上看 ,审美创造理论共分三个层次 :审美心胸、审美观照、艺术创作。中国古典审美创造理论从发生到发展、完善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老子、庄子开启了审美创造理论的先河 ,充分认识到了审美心胸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至宋 ,审美心胸理论得以深化 ,审美观照理论得以产生 ;到苏轼为止 ,中国古典审美创造理论的逻辑圆圈已经基本圆满 ,实现了审美观照向艺术创作的理论过渡与转化。清代画家郑板桥在前人理论思考的基础上 ,高度概括了审美创造中的两次转化和飞跃问题。本文着重讨论了审美创造理论三个层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