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庆宇[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长江论坛》2018年第1期80-86,共7页Yangtze Tribun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后期资助基金项目"东欧诸国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6JHQ025)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华文明既绵延不绝又不断发展,其历史演进呈现出四个较明显的阶段:河洛文明阶段,儒、道、法三足鼎立阶段,佛、儒、道三足鼎立阶段及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对立阶段;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保持其内核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在形式发生变化的同时又保持其基本特征;依据中华文明的演进逻辑,可知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呈现出严重西化的状态,但未来不会被西方文明取代,反而会在挑战下获得新生。此外,针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不应当接受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笔者认为,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国家,但其本质属性是一种批判西方的社会制度、背叛西方文化传统的思想体系,是一种被西方排斥的、代表被压迫者的解放哲学。可以预言,马克思主义将会完全融入中华文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