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与修身并重——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人”方式对当代的启示  被引量:6

Analysis on Ethical Valu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Self-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ing Huma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佘时珍[1]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基础课部,湖北荆州434020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29-35,共7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摘  要:注重教化与修身相互促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个性,促进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官方意识形态进入人们的心灵和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化形式丰富多彩,主要有官方教化、乡规民约教化、家族家庭教化、艺术感化、神道设教、通俗读物浸染和旌表激励等形式。中国传统社会中许多思想家提出了具有个性的修身方法,其中儒家的修身方法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有立志、为学、存养、克治、力行等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化与修身并重,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其实质是关注"成人"方式的问题,这对于今天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将人看作是"成为"的结果,因而全力解决如何使人"成人"的问题;深刻洞察到人"成人"既需要教化又需要修身,而修身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从人性以至天道寻求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据,形成了对于人及其价值追求的整体理解。传统教化观和修身观也存在着不少局限,在弘扬时需要加以批判。

关 键 词:传统文化 教化 修身 “成人” 

分 类 号:B82[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