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丽佳
出 处:《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年第6期74-74,共1页A Guidebook of Writing for Students
摘 要: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写景抒情类散文是学生品析语言、感知意境、习得表达方法的重要载体,在各大版本的教材中占据重要比例。这一类文本除了拥有散文的一般性特征之外,还将人物活动的描述融入优美景色之中,达成了景合一的表达妙用。面对这一类散文的独有特质,阅读教学该如何定位散文中人物与景物之间的联系呢?笔者就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一、整体把握,梳理语言世界中的文字之景如《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教师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作者以一年四季为线索,将笔墨着力聚焦在“烟台的海”四季景色的变化上,以“总分总”的结构分别展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日的浪漫以及秋日的高远,每一个季节的描写都能紧扣季节的特点,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例如第一自然段是描写冬季海景的,作者抓住烟台海的色彩和海浪的动作,充分运用了比喻、拟人以及夸张的修辞手法,凸显了海浪的高、猛、急以及海浪涌起的时间之长、浪花之高、力量之大和声音之响,向人们展现了冬季烟台的海的壮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