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出 处:《枣庄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101-106,共6页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基 金: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二十四节气演变与文化传承发展"(项目编号:SK2017B19);滁州学院思政专项"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机制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SZ02);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淮南子>政治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7qd18)
摘 要:西汉初期,初建的汉王朝为了巩固统治极力主张"无为而治"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无为"被作为国家政治实践的指导思想盛行六十余年,成就了"文景盛世"。"无为"思想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汉初六十年前期的"无为"思想以《黄老帛书》为代表,后期以《淮南子》为代表,二者都积极主张"无为",不同的是《黄老帛书》是在天道的理论支撑下进行"天道无为",《淮南子》是在治道的理论支撑下进行"因而无为"。二者的"无为"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亦不可以一言而蔽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