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帛书》

作品数:21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增田葛志毅李佳金春峰黄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求索》《古籍研究》《中国哲学史》《哈尔滨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老帛书·十六经》之《立[命]》与《观》两篇考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63-74,共12页葛志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16ZDA1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老帛书》四种中,《十六经》最显独特之处为九篇假托黄帝君臣之间的问答讨论,内中又以黄帝口吻自述其志业的《立[命]》以及托为黄帝命力黑“周流四国,以观无恒善之法则”的《观》尤显重要,实可谓深入研究黄老之学...
关键词:《黄老帛书》 《十六经》 黄帝君臣 《立[命]》 《观》 无恒善之法则 
神性与人性:论《黄老帛书》的“神明”观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赵海蔚 
“神明”在《黄老帛书》中存在两个向度:神性与人性。神性是外在的,与道关联;人性是内在的,是精神智慧。神性与人性具有客观规律性和主体把握性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存在将一般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二分转为主客为一的倾向。这一点与传统中国...
关键词:《黄老帛书》 神明 神性 人性  
论四十年来《黄老帛书》争议的解决之法
《鄂州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11-13,共3页赵海蔚 孙功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ZX063):阴阳家在秦汉时期的衍变及其观念研究。
《黄老帛书》自出土以来,已逾四十来年,在这期间学者们的研究,已产生了诸多优秀的成果。在对其思想旨趣探研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争议。如一开始的命名的争议,成书年代的争议,成书地域及作者的争议。在这些争议之中,其关键在于是否能够...
关键词:黄老帛书 黄帝四经 一人一时 争议 本质 
黄老学三才思想考论被引量:3
《古代文明》2021年第1期64-80,M0004,M0005,共19页葛志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项目批号:16ZDA106)阶段性成果。
《黄老帛书》内多称三才,考三才之道本出《周易》,乃蕴于易卦体系中的义理精义。阴阳五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义理体系代表,其初亦曾潜在发端于《周易》之内,易数五行化在此过程中起到较大沟通作用。战国末,以《月令》为标志,阴阳五行思想...
关键词:《黄老帛书》 三才之道 《周易》 易数五行化 阴阳五行 
汉初六十年的“无为”思想变迁——以《黄老帛书》与《淮南子》为视角
《枣庄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101-106,共6页李旻 马颖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二十四节气演变与文化传承发展"(项目编号:SK2017B19);滁州学院思政专项"高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机制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SZ02);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淮南子>政治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7qd18)
西汉初期,初建的汉王朝为了巩固统治极力主张"无为而治"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无为"被作为国家政治实践的指导思想盛行六十余年,成就了"文景盛世"。"无为"思想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汉初六十年前期的"无为"思想以《黄...
关键词:《黄老帛书》 《淮南子》  无为 
黄老之学与道法家论略被引量:3
《史学月刊》2014年第3期28-39,共12页张富祥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史论研究"(12RWZD08)
黄老之学起于齐国稷下学宫。稷下黄老学者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治学托名于黄帝,南派托名于老子,二者治学路径有异,言道则一,合之可称"黄老",亦可称"道家"。老子之学至庄子始显,渐至独占"道家"的名目,黄帝之学反而隐没不彰。创始黄老之...
关键词:黄老之学 《黄老帛书》 道家 道法家 
《系辞传》与《黄老帛书》天道与治道之对照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74-81,共8页曾春海 
本文主要分析《黄老帛书》中天道及治道思想,同时对比《系辞传》,指出两者相似之处。在天道观上,两者都强调天地人协调合作,并须遵循阴阳之道。在治道观上,两者均取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取象。至于《黄老帛书》为实现治道所提出的执六...
关键词:系辞传 黄老帛书 天道 治道 
《黄老帛书》成书年代的新假说被引量:3
《管子学刊》2005年第2期73-76,共4页张增田 
关于《黄老帛书》的成书年代,学界有五种意见。分别是“战国早中期之际说”、“战国说”、“战国末年说”、“秦汉之际说”和“汉初说”。比较各家考证过程,尽管结论不同,但在前提性的假设、目标追求和基本方法上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关键词:道家 黄老学 《黄老帛书》 考证 
论墨家思想对黄老学的影响——以马王堆帛书《黄老帛书》为例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282-285,共4页薛柏成 
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先秦墨家思想的历史作用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3130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老帛书》即《经法》、《十大经》、《称》、《道原》等篇,吸收了墨家的兼爱、“强本节用”、尚同、尚贤、“天志”、“非命”、非攻、义战等思想,并加以发挥改造,形成了自己的发展农业生产、“行俭省欲”等思想。...
关键词:《黄老帛书》 黄老学派 墨家 思想 墨家思想 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汉墓 农业生产 兼爱 节用 
“道”何以“生法”——关于《黄老帛书》“道生法”命题的追问被引量:11
《管子学刊》2004年第2期18-23,共6页张增田 
关于《黄老帛书》“道生法”的命题,学界已有的几种观点都是立足于它的功用加以分析和阐释。如果我们进一步对该命题中的基本概念作细致的辨析,可以发现,在帛书中具备“生法”功能的不是“道”,而是包含着周期性法则(四时)和对立性法则...
关键词:《黄老帛书》   天道 为治理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