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巧兰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江苏225000
出 处:《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2期19-19,共1页
摘 要:《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里将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定义为:在课堂上使用第二语言或者外语教授各门学科的知识。双语教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北美的一些移民国家为了使移民快速融入当地社会,以便解决其就业、交流中的语言障碍问题,提出了以两种语言作为课堂媒介的办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兴起于2001年。中国教育部要求大学非英语专业课程(至少部分课程:一般院校不低于5%、重点大学不低于10%)采用双语教学:用英语授课,或在用汉语授课时采用英文教材。中国的双语教学旨在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各个院校的双语教学体系逐步成熟,但由于各所院校的师生英语水平不一样等因素导致了教学效果不同。本文即想探讨一下“影响我国高校课堂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双语教学效果 课堂 高校 中国教育部 一般院校 双语教学体系 第二语言 移民国家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