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双双
机构地区:[1]浙江省杭州市南肖埠小学
出 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23期21-24,共4页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摘 要:学习者分析《Swift函数及运用》一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本课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Swift命令控制Byte行走的“moveForward()”(向前走)、“turnLeft()”(左转)、“toggleSwitch()”(切换按钮状态)、“collectGem()”(收集宝石)等基础指令,并能通过场景目标要求,简单地编写指令间组合与排序,帮助Byte顺利闯关。但因为学生初步接触Swift语言编程,在编程中对于“调试”指令的操作还不是很熟悉。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归类、对比、推理等能力开始增强。学生通过课前自主探究,增强对Swift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且在探究中对“函数”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但如何在后面的关卡中熟练使用并理解函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需要引导。故此,本课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Swift课前操”导入,引导学生理解“函数”使用的意义,并结合Swift平台实践操作,促进其进一步深化理解。在任务情境中,学生在信息获取、流程图信息分析、函数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并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分享中体验Swift编程的趣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