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甘保华[1]
机构地区:[1]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
出 处:《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年第1期81-82,共2页
摘 要:【教材分析】本课以个人的收入分配为重点,使学生了解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明白按生产要素实行分配的意义。【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并且已经初步认识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但由于学生平时生活中很少直接接触本课的知识,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面对我国现在出现的复杂多样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学习方向】1.文化目标。增加对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与所有制基础的了解,深刻理解按劳分配的要求。2.能力目标。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关 键 词:按劳分配制度 多种分配方式 教学设计 收入分配方式 基本经济制度 按生产要素 教材分析 思维能力
分 类 号:G424[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1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