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莫伟民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哲学年鉴》2016年第1期410-410,共1页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摘 要:批判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主体哲学,是发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福柯在《词与物》中通过“人文科学考古学”预告的“人之死”,更是把批判的对象延伸至胡塞尔、萨特的现代主体哲学。无论是先验主体哲学,还是经验主体哲学,只要始于意识并把“人”作为研究对象,都是福柯话语考古学所要加以拒斥的。“人之生死”是“人文科学考古学”所揭示的既作为客体又作为主体的“人”在19世纪科学话语中所经历的命运。而现代知识型之后并无后现代知识型。通过阐发福柯“人之死”在主体观、历史观、方法论和哲学观四个方面的哲学意蕴,可以发现:《词与物》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著作,而应视为反人类学主体主义作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