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死”:《词与物》的主旨及其哲学意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莫伟民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哲学年鉴》2016年第1期410-410,共1页Chinese Philosophical Almanac

摘  要:批判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主体哲学,是发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福柯在《词与物》中通过“人文科学考古学”预告的“人之死”,更是把批判的对象延伸至胡塞尔、萨特的现代主体哲学。无论是先验主体哲学,还是经验主体哲学,只要始于意识并把“人”作为研究对象,都是福柯话语考古学所要加以拒斥的。“人之生死”是“人文科学考古学”所揭示的既作为客体又作为主体的“人”在19世纪科学话语中所经历的命运。而现代知识型之后并无后现代知识型。通过阐发福柯“人之死”在主体观、历史观、方法论和哲学观四个方面的哲学意蕴,可以发现:《词与物》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著作,而应视为反人类学主体主义作品。

关 键 词:《词与物》 主体哲学 人之死 先验主体 主体主义 后现代知识型 人文科学 科学话语 

分 类 号:B51[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