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清香[1] Guo Qing-xia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中华经典研究中心
出 处:《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6期146-151,共6页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
摘 要:大同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和基本设计。天下意识是大同社会的世界观基础,忠恕之道是大同社会的方法论依据,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在大同社会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有效解决途径和办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既保留了大同社会的价值理想,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关注到国家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的统一,关注到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与全人类价值目标一致性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