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香

作品数:31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基督教儒教伦理思想天道安身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史研究》《求是学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州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德知识何以可能——以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说为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61-170,共10页郭清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近代道德观念发展史研究”(21AZX014)阶段性成果。
道德知识的可能性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试从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说来回应西方元伦理学关于道德知识的诸多问题。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是将外在的物理、事理与伦理与人内在的本性之理互相启发、映照从而获得完备的道德...
关键词:朱熹 王阳明 道德知识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心”的三重面相:程颢对道德主体性建构的推进
《教育史研究》2021年第4期105-116,共12页郝梦起 郭清香 
程颢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乃是儒家仁学思想的一大进益,为个体的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在程颢的理论建构中,“心”的重新拈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以此为核心理解程颢的学说,方能契合其哲学精神和道德理想。在儒学发展历程中,...
关键词:程颢 心性 道德主体 道德实践 
近代非孝论争再审视被引量:1
《船山学刊》2021年第2期26-35,共10页郭清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仁学发展史(多卷本)”(19ZDA024)。
近代非孝运动对传统孝道进行了全方位地批判,尤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判尤为激烈。五四之后三十年间,现代儒者回应挑战,对孝道进行重新解释。总体上看,双方一反一正在解决共同的问题:孝道如何应对时代,应对现代化的要求。非孝论者批...
关键词: 五四 义务 情感 不朽 
神圣与世俗:试论荣西《吃茶养生记》的两个维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19-123,共5页郭清香 
天和人的关系、身和心的关系,是中西哲学一直关心的问题。茶在东方文化中常被认为可以上承天道、下至日用,内以养神、外以养身。日本“茶祖”荣西禅师贯彻了这种精神,在《吃茶养生记》中将茶的宗教神圣性和世俗功用性结合起来。茶是仙药...
关键词:荣西 吃茶养生记 神圣 世俗   
大同社会理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被引量:8
《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6期146-151,共6页郭清香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
大同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和基本设计。天下意识是大同社会的世界观基础,忠恕之道是大同社会的方法论依据,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在大同社会基本理...
关键词:大同社会 天下意识 忠恕之道 天下为公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纠缠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5期201-201,共1页郭清香 
中国传统伦理思维建构在“家一国一天下”往返互推模式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依赖这个互推结构确定自己的存在身份和意义。《大学》中提出的“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的自修路向,因为家、国、天下的紧密关系而具有内在的合理性。近代以...
关键词:世界主义 国家主义 人生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 思维建构 《大学》 家与国 人生价值 
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纠缠——基于近代人生意义问题的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36-44,共9页郭清香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
中国传统伦理思维建构在“家一国一天下”往返互推模式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依赖这个互推结构确定自己的存在身份和意义。《大学》中提出的“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的自修路向,因为家、国、天下的紧密关系而具有内在的合理性。近代以...
关键词:  国家主义 世界主义 人生意义 
人道·人情·人类——论五四非孝思潮对新孝道的建构被引量:1
《儒学评论》2018年第1期257-271,共15页郭清香 
近代传统孝道受到了全面的批判,甚至掀起了一场非孝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积极参与,其非孝的言论对当时以及以后的思想界影响巨大。这种影响常被肯定的是对传统孝道的批判意义,也常被诟病为破而不立、少有建设的不负责任。这一...
关键词:非孝 人道 人情 人类 
从晚清民国茶馆看中国近代公共伦理生活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5期135-140,共6页郭清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研究"(14BZX082)
中国近代茶馆兴盛,民众公共生活也开始发育,因而茶馆成为重要的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空间,茶馆展示着当时公共伦理生活的现实面貌,同时也成为政府和知识精英改良风俗、进行道德引领的重要空间。在茶馆这个公共空间中起道德引领作用的主要...
关键词:茶馆 伦理生活 道德引领 公共空间 
生与义:略论孟子生命价值思想被引量:4
《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3期66-70,共5页郭清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研究"(14BZX082);中国人民大学"统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15XNLG08)
在孟子的思想中,生命的价值基础在于人的"不忍人之心",但这并不是生命的最高价值。生命的价值提升集中体现在"舍生取义"的过程,可见"义"是生命的高级价值。孟子生命价值的思想启发我们:生命中的各种价值有高低之分,需认真权衡;舍生取义...
关键词:孟子 不忍人之心 舍生取义 生命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