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翔[1] 刘晶晶 Zhang Xiang;LIU Jingjing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2]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贵州贵阳550001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12期81-85,共5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教育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模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7YJC880130)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教师能量是指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力与能力"。在教师轮岗交流中,优质教师与受援教师之间的"能压差"、优质教师能量扩散介质以及受援教师的能量吸收情境三者共同构成优质教师能量扩散的理论模型。据此观之,当前教师轮岗交流中,优质教师的有效能量绝对优势不足,"能压差"偏低;同时,优质教师轮岗交流利益受阻,能量扩散自我抵制明显;此外,受援教师能量吸收意愿和吸收能力式微,优质教师能量吸收率偏低。因此,提高优质教师能量扩散效率,需要健全教师轮岗制度,确保优质教师更高的能量势位;同时,应提升优质教师的"获得感",激发其能量扩散动力;当然,还需提高受援教师的能量吸收意愿和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优质教师能量无效溢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