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电影《喜福会》中的“他者”形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汝灿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44

出  处:《锋绘》2019年第12期270-271,共2页Art and Design

摘  要:电影《喜福会》聚焦于华人女性,通过两代人、四个华裔家庭的故事呈现了中美两国的文化冲突和华裔群体在美国社会的“他者”形象.借用跨文化交际和后殖民杂交性身份理论,文章得以解释这一“他者”形象源于交际者对强势文化价值观的不正确认知、单一文化身份构建和定向思维模式下的种族偏见,进而提出在多种文化的交汇、流动与联合中,交际双方应该构建多元文化身份,树立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合理认知与自信.

关 键 词:《喜福会》 跨文化 他者 文化身份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