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蓝雅[1]
机构地区:[1]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 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62-168,共7页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Fujian Academy of Governanc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翻译政策研究(1840—1911)”(项目编号:17YJA740043)
摘 要:翻译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翻译具有多重本质特征。翻译是文本阐释现象,而阐释学现象即语言现象,因此翻译必须以语言研究为根基和依托。但翻译并非纯语言学行为,它也是不折不扣的社会学行为,它以社会环境为中心,对社会的接受标准和条件具有高度的依附性,具有强烈的介入性和参与性,这一点即翻译的情景性本质。近代以来我国的翻译实践表明,翻译只有置于社会情境中,其性质和意义才能凸显,其选择性和适应性才能被更好地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