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绪山对阳明学“四句教”的诠释——以“无善无恶”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Analysis on QIAN Xushan’s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sentence Doctrine in Yangming Thought Based on the Neither Good Nor Evil Viewpoi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邓国元[1] DENG Guo-yuan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64-71,共8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晚明心学发展视野下的阳明学‘四句教’哲学思想研究”(17YJC 72003)。

摘  要:钱绪山对阳明学“四句教”的诠释是考察阳明学“四句教”的重要内容。在“天泉证道”中,钱绪山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在坚持“四句教”“一毫不可更易”的前提下,又对“四句教”有着具体理解。相较于王龙溪,王阳明在“天泉证道”中更偏向于钱绪山的立场和观点。从“四句教”本身以及后来产生的思想影响来看,“无善无恶”是考察钱绪山对“四句教”诠释的中心。钱绪山对“无善无恶”的诠释与阳明相一致,在于揭示和强调心体“廓然大公”、“物来而顺应”的体用本质。在《复杨斛山书》中,通过对“后世格物穷理”之学“先存乎一善”“定理”观的反省,钱绪山指出阳明“无善无恶”的提出在于揭示至善心体的“虚灵”本质,“虚灵”是他诠释“无善无恶”的核心观点与独特创见。钱绪山在“无善无恶”诠释上的问题意识与创见观点,对丰富阳明学“四句教”的思想意涵具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钱绪山 天泉证道 四句教 无善无恶 廓然大公 虚灵 

分 类 号:B248.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