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文瑾[1] Liu Wenjin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0年第3期16-24,共9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试图通过存在论差异,亦即对存在的动词性特征的强调,来解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以名词性存在者对动词性存在的遮蔽,使存在论摆脱僵化与虚无主义危机。列维纳斯则质疑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描述了"il y a"(存在)作为孤独现象学的黑夜经验,及其为存在之无始无终亦无我而恐惧的生命情态,从而将"il y a"揭示为一出亟待生命意义之救赎的悲剧。这正是"他者""创世"以及"宽恕"等关键词的意义得以敞现的机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