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文辉[1]
出 处:《教育科学文摘》2019年第4期45-46,共2页Educational Science Abstracts
摘 要:纵观7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隐匿着“钟摆现象”的深层次问题。课程改革总是在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之间来回摆动。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一边倒”式地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导致了保守主义的粉墨登场;“文革”前后(1958?1977),“打倒一另立”式的改革立场招致激进主义的甚嚣尘上;改革开放后(1978?2000),复归新中国成立初期课程体系的改革路径致使保守主义卷土重来;进入21世纪(2001年至今),“重建主义”的课程范式引发激进主义的余烬复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