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艳波[1]
机构地区:[1]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分院,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
出 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摘 要:悲是什么?它站在喜的对面遥望着它内心的理想主义家园.就像秋天的落叶在最后时刻的纵身一跃,是毁灭、是某种渴望支配下让“悲”释放本质的过程。那么美呢?亚里士多德说美具有整体性,既然是整体性,就拥有不可分割的权利。就像清晨朝阳照耀下的露珠,这一刻,喜与悲与美统一于一体。然而并不是让人产生愉悦的事物才是美的,令人伤感的事物同样会带来美。费秉勋教授撰写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悲与美》一书,是对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经过细致梳理和研究得到的结晶。该书阐述了悲剧性文学艺术与美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文现实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从创世神话到先秦典籍,再到汉唐宋元清,为读者打开了赏析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悲剧性与美学思想完美结合的门扉。
关 键 词:中国古典文学 悲与美 民族文化认同 先秦典籍 创世神话 古典文学教学 喜与悲 美学思想
分 类 号:I206.2-4[文学—中国文学] 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