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夏平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上海大学 [3]中国刘禹锡研究会 [4]中国唐代文学学会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5期1-1,共1页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摘 要:近来因疫情之故,总在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如何了解这段历史.他们可利用的文献,除正史外,还有笔记、日记等资料,当然也包括时下记录疫情的诗歌.这就好比我们今天读古诗一样,通过诗歌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毫无疑问,诗歌也是一种史料.陈寅恪先生早已指出,中国古诗包含时、地、人三个基本要素.借助这些要素,可以“诗史互证”.陈先生曾以元稹、白居易诗歌为例所做笺证,已成为文史研究范式.元、白之外的其他唐代诗人,其诗歌与历史的关系也很密切,细读之下,可丰富唐史更多细节.在这种意义上,邓小军等著《唐诗说唐史》不仅展示了“以诗证史”研究法的具体操作,而且其部分成果还可补充正史之缺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