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台北辅仁大学哲学系,中国台湾台北24205 [2]台南应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中国台湾台南71002
出 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7-13,共7页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自明代中叶以来,基于"良知自见"的阳明心学开始对程朱理学发起反动,加上明末时期盛行的"儒佛调和论"思潮,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晚明"居士佛教"的蓬勃发展,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晚明"居士佛教"的繁荣兴盛,同时也直接反馈明末的社会思潮。明末"三教合流"的思潮兴起,不仅为晚明"居士佛教"的成长提供了宽广的社会背景,而且明末居士"出儒入佛""引佛入儒"的思想立场,亦与晚明丛林"援佛解儒""儒佛俱显"的圆融旨趣相互呼应,共同成为晚明思潮的主要力量。而晚明"居士佛教"对阳明心学及其流变的检讨反思,同时也影响晚明时期"道德经世"的思潮转向,并使儒家从"崇经明圣"转归为对"儒学本旨"的追寻与探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