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关系

作品数:53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刚李承贵陈永革陈坚聂士全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船山学刊》《史林》《哲理(论坛版)》《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儒佛交涉背景下的“作用见性”说评析——以沈士荣《续原教论》为中心
《中国哲学史》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孙国柱 
“作用见性”说是儒佛交涉史上聚讼纷纭的话题。沈士荣的《续原教论》是讨论此一话题的经典文本。研究此一文本,有助于在思想史的脉络下系统梳理儒佛二教的异同。其中,儒佛二教对待善恶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实践路径,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儒佛关系 作用见性 朱熹 沈士荣 《续原教论》 
北宋禅师契嵩“援儒入佛”与“佛教儒化”之辨正
《宋史研究论丛》2023年第3期193-203,共11页钟纯 
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GDQN2022023)阶段性成果。
面对“排佛而尊孔”的时代思想潮流,契嵩试图通过“援儒入佛”来调和儒佛关系的紧张、对立,进而推动宋代佛教儒化。就“援儒入佛”思想而言,契嵩从佛之出世与儒之入世的异同入手,会通二者在教化上所表现出“圣人为教不同,而同于善”的主...
关键词:佛教儒化 排佛而尊孔 援儒入佛 儒佛关系 
秩序重建视角下的北宋儒佛关系——对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个观点的补充论证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48-55,共8页姚季冬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作为政治正当性理论的北宋正统论研究”(21B0689);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作为政治正当性理论的北宋正统理论研究”(23YJC720019)。
在宋初“以儒为主,佛道为辅”政策的基础上,佛教虽强调自身参与教化的正当性,但这并不构成儒、佛对秩序重建主导权的“争夺”。在儒学大兴的背景下,庆历儒者在儒学之道的唯一性和排他性的基础上,否定佛教参与教化的正当性,这是北宋儒佛...
关键词:秩序重建 教化 儒佛关系 北宋儒学 
梁漱溟晚年的经济生活(1966—1980)——基于《梁漱溟日记》的考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86-93,共8页顾铭秀 熊帝兵 
淮北师范大学2022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从梁漱溟晚年工资支出看其人生态度”(cx2022002)。
从《梁漱溟日记》来看,梁漱溟晚年的收入来源是每月在政协领取的稳定工资,与普通职工相比,其经济条件相对宽裕。他的日常生活支出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开销不大。在维持俭朴生活的同时,梁漱溟购买书籍、订阅报刊,丰盈自身精神世界。面对...
关键词:梁漱溟 《梁漱溟日记》 经济生活 儒佛关系 
蔡襄与佛教关系初探被引量:1
《莆田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59-65,共7页吴昊 陈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7YJA770002)。
综合史书、文集、方志等各类史料,阐述佛教对蔡襄的影响以及蔡襄对待佛教的复杂态度:他既与僧人之间有着广泛的交往与合作,又时刻提防着佛教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认为蔡襄虽有排佛的一面,但他所批判的只是崇佛行为对政俗造成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蔡襄 佛教 宋代 儒佛关系 
论契嵩儒佛圆融的三个层次
《船山学刊》2020年第5期75-79,共5页丁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8ZDA233)。
在中国佛教史上,契嵩向来以倡导儒佛一贯著称,面对当时中国本土文化对佛教的抵制,契嵩作《原教》《孝论》等,表明儒佛并没有非此即彼的本质矛盾,在"道"的层面上是一贯的。契嵩对儒佛一贯的理解主要是从三个层次展开的:首先,儒佛都是趋...
关键词:契嵩 儒佛关系 圆融 
儒佛会通:晚明“居士佛教”与“阳明后学”被引量:2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7-13,共7页陈福滨 黄伟铭 
自明代中叶以来,基于"良知自见"的阳明心学开始对程朱理学发起反动,加上明末时期盛行的"儒佛调和论"思潮,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晚明"居士佛教"的蓬勃发展,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晚明"居士佛教"的繁荣兴盛,同时也直接反馈明末的社会思潮。明...
关键词:居士佛教 阳明后学 狂禅 狂儒 儒佛关系 
批判与融合:儒佛关系视域中的佛教朱子学论略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7,共7页郭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23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ZJ005)。
作为儒佛道三教融合在宋以后的突出代表,朱子学说中既有与佛学相一致的思想成分,因着朱熹个人强烈的辟佛立场,二者也有思想上相冲突的因素。正是这种冲突的因素构成了宋以后禅宗高僧批判朱子学的关键性条件,也是佛教朱子学得以展开的逻...
关键词:佛教朱子学 儒佛关系 批判 融合 
试论儒佛关系视域下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法音》2020年第3期28-32,33,共6页黄崑威 
释道安在具体场景喟然而发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千百年来传诵至今,成为"对整个中国政教关系的一种阐述"^([1])。政教关系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表现为"皇权至上"和"以儒为尊"的特点,具体于佛教而言,毋宁说是"儒佛关系"的屈光...
关键词:儒佛关系 政教关系 释道安 皇权至上 法事 历史文化背景 视域下 佛教 
宋濂生平与明初儒佛关系论考
《普陀学刊》2019年第2期137-178,共42页张华 
本文首先梳理考证宋濂之生平学问,认为其学问源自宋元以来素有"小邹鲁"和"东南文献之邦"美誉的浙东儒学婺州谱系,兼融性理之学、经世之学和事功之学于一体,以斯道自任,卓然成一代儒学和文章大家。其次,笔者依据宋濂大量涉佛文字,深入论...
关键词:宋濂 儒佛关系 斯文斯道 三教融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