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2]广州市番禺区东城幼儿园,广东广州511400 [3]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出 处:《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53-58,共6页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基 金:北京市教委项目社科计划一般项目(SM201710028013)。
摘 要:由于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大的差异,与同龄班幼儿相比,混龄班幼儿同伴关系的结构更加复杂、多样。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采取同伴提名法和教师提名法,从两个视角对X幼儿园的混龄班29名3-6岁幼儿的同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不同年龄幼儿的同伴接纳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5-6岁幼儿的受欢迎度和同伴接纳度最高,4-5岁幼儿同伴接纳水平最低;第二,在性别选择上,4-5岁幼儿和5-6岁幼儿出现同性选择偏好,3-4岁幼儿则倾向于选择异性同伴;第三,在年龄选择上,混龄交往关系网络已经形成,75.8%的幼儿交往了异龄朋友;3-4岁幼儿与5-6岁幼儿的同龄朋友连接占绝对优势,但是4-5岁幼儿则以异龄交往为主;第四,幼儿同伴交往以单向选择为主,双向选择形成的关系紧密的友谊相对较少;第五,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互动相对充分,班级中界限明确、清晰的小群体相对较少。
分 类 号:G612[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