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天然”不一定更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农村新技术》2020年第7期60-61,共2页

摘  要:许多人闻添加剂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看到"纯天然""家养""手工"等字眼,会将其与"安全、无公害"等同起来,认为"纯天然"一定更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家养"肉:不一定更好所谓"无公害"是指禽类、畜类从培育到圈舍设计、饲料生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屠宰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经过有效而严格的管理控制,肉品在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尤其是安全卫生指标上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及国际质量标准。"家养"的畜肉并不能达到这些条件,相反还可能会存在散养条件差、家禽畜营养不全面、疫情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肉的品质。

关 键 词:屠宰加工 感官指标 畜肉 肉的品质 饲料生产 国际质量标准 纯天然 疫病防治 

分 类 号:TS201.6[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