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才清华[1] CAI Qinghua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5期89-95,共7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语言哲学史(多卷本)”(18ZDA0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王弼对《老子》思想的提炼、聚焦与演绎之所以极富哲学意涵,与其论述的缜密性是分不开的。对王弼思维理路独特性的考察,亦可引申到思考经典与诠释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诠释者的思考方式及其所采纳的演绎方式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意义上影响到对经典的诠释与建构。透过对王弼诠释理路的理解,亦可见及魏晋玄学的主要发展特征——重视说理及对明晰性的追求。这一思想风格的确立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把握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重思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