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清华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老子注》称谓言说名号《老子》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医药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哲学史》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必要的张力--近百年来中西医之辨
《中医药文化》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龚鹏 才清华 江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JAZH029)。
中医百年的命运多舛,由表到里都发生了重大变迁。中医学中的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辨是文化大讨论的一部分,其辩论的议题在文化大讨论中都可以找到引子。以上不同方面的辩论是联通的,一定条件下彼此之间可以互换,在进化论的中介和引...
关键词:中医学 中体西用 古今之辨 中西之辨 新旧之辨 
王弼对《老子》的理论■绎被引量:1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5期89-95,共7页才清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语言哲学史(多卷本)”(18ZDA019)的阶段性成果。
王弼对《老子》思想的提炼、聚焦与演绎之所以极富哲学意涵,与其论述的缜密性是分不开的。对王弼思维理路独特性的考察,亦可引申到思考经典与诠释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诠释者的思考方式及其所采纳的演绎方式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意...
关键词:经典诠释 王弼 《老子注》 辨名析理 
教化与自化在王弼《老子注》中的展开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68-74,共7页才清华 
复旦大学985三期人文整体推进项目"先秦与汉晋时期中国思想原典之阐释与研究"之子课题"王弼<老子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弼《老子注》一向被视为是对《老子》思想最具哲学意味的阐发,其贡献在于将《老子》的思想以更为概念化、理论化的方式呈现。从《老子》关于教化与自化的论述出发,展示王弼注如何将此论述收摄到他所提出的"无"的概念及"以无为本"的命...
关键词:教化 自化  存诚 
“道之不可言说”释义
《思想与文化》2016年第1期46-57,共12页才清华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先秦道家语言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2CZX028);上海市社科青年基金“先秦道家语言哲学思想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1EZX002);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先秦道家语言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2PJCO74)
本文指出'道不可言说'的表述很可能会遮蔽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其一,由于'道不可言说'有走向无言的暗示,在这种情况下便很难对《老子》于语言的认识、理解及运用等方面的阐述有足够重视;其二,当'道不可言说'已被普遍地认为不证自明的时...
关键词: 不可言说 主客二元 
名号与称谓——王弼对言说问题之探讨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60-71,共12页才清华 
作者承担的"第四十六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090460577);"第二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金"(项目批准号:200902216);"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9YJC720008)的阶段性成果
王弼对言说问题的论述在其各类著述中一以贯之,在《老子注》和《老子指略》中,他对"言为何不尽意"的问题作了正面响应,这一响应又同"名号"与"称谓"的界定相关联。对"名号"与"称谓"的划分和使用,恰是为了理解和认识本体之"无"的需要所作...
关键词:名号 称谓  启发式语言 
荀粲论微言尽意被引量:1
《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128-135,共8页才清华 
"第四十六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090460577)";"第二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金(编号:200902216)";"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9YJC720008)"资助
作为魏晋言意之辨的主要环节,荀粲论微言尽意在玄学思潮大背景下的意义不容忽视。荀粲的言意观体现了他对抽象义理之关切,这种关切预示着汉代章句之学向玄学的转向。与汉儒相比,荀粲视六经为糠秕,是对经学之大胆挑战;而标出"言道"之旨趣...
关键词:微言尽意  儒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