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模式与路径: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世林 高科 

机构地区:[1]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广东中山548203

出  处:《教育观察》2020年第27期27-29,32,共4页

基  金:2013年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差异化评价研究”(2013ZQJK027)。

摘  要:不同的教师评价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作为其方法论基础。基于管理主义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基于建构主义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完成学校绩效考核,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后者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个体的赋能增值。奖惩性教师评价实施主体是学校,而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主体则为教师个体及其共同体,学校层面主要起着规范和支持作用,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关系。发展性教师评价始终不能落地,主要是由于实施主体一直没有厘清。未来教师评价研究的关键是如何唤醒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自觉性,让其承担起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学会与共同体开展发展性教师评价。

关 键 词:教师评价 奖惩性教师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 

分 类 号:G4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